心智圖 (思维导图) 的常見錯誤畫法:
1.層次分色,錯!
2.同一條脈絡上,文字跟線條不同色,不好!
3.把字框起來、圈起來,錯!
目前分類:心智圖mind map (570)
- Aug 10 Wed 2022 21:00
心智圖(思维导图)的常見錯誤畫法
- Aug 08 Mon 2022 21:00
很開心各老師、上班族從我書中獲得新知識、新看法、新作法
- Aug 03 Wed 2022 21:00
四大類型的心智圖(思维导图)
四大類型的心智圖(思维导图):
1.創造型-從無到有 2.整理型-從有到有 3.提示型-從有到無 4.溝通型-從無到無 (資料來自於《心智圖超簡單》、《心智圖閱讀術-全新增訂版》)一書) #心智圖 #mindmap # 思维导图
- Aug 01 Mon 2022 21:00
心智圖的繪製方法
心智圖最簡化的定義是:「利用線條與色彩,把關鍵字詞的邏輯關係呈現出來的圖像。」如果我們想畫出一張「畫面均衡」、「吸引目光」、「回憶準確」、「閱讀流暢」的圖像,就需要好好的學習這六個步驟!
- Jul 27 Wed 2022 21:00
心智圖( 思维导图 )的功能
- Jul 25 Mon 2022 21:00
繪製心智圖的過程,協助轉變成整合思維
面臨兩難困境時,頂尖人士都有一種不自覺的心智習慣,這種心智習慣被稱為「整合思維」*。整合思維正是運用心智圖時大腦運作的核心,是可以學習來的,也是需要經驗與時間累積來的。換言之,越常運用心智圖來輔助思考時,越容易訓練大腦轉變成整合思維。
- Jul 21 Thu 2022 21:00
心智圖 (思维导图) 的由來
心智圖 (思维导图) 的發明人:Tony Buzan東尼.博贊
1.開發「如何讓記住所有資訊、大腦潛能」
2.1970年代製播開發腦力節目
3.1974 年《Use Your Head》
#心智圖
#mindmap
# 思维导图
- Jul 18 Mon 2022 21:00
心智圖的萬能,無法只用一句話說明
課程中,我一定會讓學員畫一張「你覺得心智圖可以用在哪裡?」的心智圖。學員個個都是下筆有如神助地快速完成。從我的教學經驗裡,發現許多學員實際運用後,也感受到心智圖有前述那些功能的好處。
- Jul 14 Thu 2022 21:00
心智圖 (思维导图) 中,各種中英名詞的翻譯與解釋
心智圖 (思维导图) 中,各種中英名詞的翻譯與解釋:
- Jul 11 Mon 2022 21:00
心智圖,把感性與理性的思考可視化
- Jul 09 Sat 2022 21:00
影響記憶效果的三個階段
- Jul 07 Thu 2022 21:00
「手繪心智圖( 思维导图 )」的功能
- Jul 04 Mon 2022 21:00
難題,我都能靠心智圖來解決
- Jun 30 Thu 2022 21:00
就是因為你不會,所以你才需要來上課學習啊!
我猜想你我小時候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師長問:「書看完了嗎?」,我們說:「看完了。」但是考試出來成績並不怎麼樣。換句話說,我們不會抓重點。 長大後,老闆問:「報告資料整理完了嗎?」,我們說:「整理好了。」但是整理出來的資訊依舊煩雜。核心問題都是我們只是看,但不是「理解」內容,換句話說就是我們不會抓重點、不會去無存菁、不會化繁為簡。 曾有學員問我:「我不會抓重點,我能學會心智圖嗎?」這個問題當場就令我心中的天使與惡魔打架了。 天使用一貫正面積極態度地說:「來上課的人,大家都是從不會做到會做的。總之,大腦所有的能力都是練來的,只是大家的起跑點不一樣,每個人的用功程度不一樣,所以大家達標的時間長短不一樣。只要你肯努力,你絕對能跟大家一樣都能學會的。」 惡魔用輕蔑態度酸酸地說:「如果你已經很厲害了,那你還來上課做什麼?就是因為你不會,所以你才需要來上課學習啊!」 讀者啊,我看不到你,我不知道你的抗壓性高不高,看你是要聽天使的還是惡魔的,隨你選。 很多時候,工作上與生活上的問題,像是俄羅斯娃娃一樣被層層包裹起來的,你必須用邏輯分析力來打開「問題內的內容」,才能「問對問題」,進而才會「找對思考方向」,最後才能「解決問題」。 (摘錄自《心智圖筆記術》晨星出版社) #心智圖 #mindmap # 思维导图
- Jun 27 Mon 2022 21:00
會議記錄跟備忘錄,哪裡不一樣?
會議記錄(meet minutes)跟備忘錄(memo)不一樣,備忘錄是用來記載會議上的要點與實況。會議記錄不是逐字逐句的錄音稿,要列出簡潔清楚的重點,也並非一成不變的格式,要視情況調整與增減內容,可以分成討論型會議跟報告型會議。
- Jun 25 Sat 2022 21:00
心智圖是有訣竅的,不是光......就可以學會的
- Jun 23 Thu 2022 21:00
用來擴大心智的挑書法、買書法
- Jun 16 Thu 2022 21:00
閱讀理解力的四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