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研究發現:人類超強記憶能力並非天生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胡誼博士與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埃裡克森等科研人員經研究發現,人類超常的記憶能力並非天生,而是後天努力的結果。近期出版的國際心理學權威期刊《實驗心理學:學習、記憶與認知》上刊登了這一研究成果。
“其實,這些記憶方法在一些經典的心理學教科書中都講到過,為什麼大多數人了解甚至使用後,仍然成為不了記憶高手呢?”胡誼說:“道理其實很簡單,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人們的後天努力是關鍵。”
新華社報道,科研人員的研究對象主要是一位26歲的中國青年。這位青年在一年多時間內記下67890位圓周率,從而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科研人員把這位具有超強記憶力的青年與其年齡、學歷相當的17位常人進行對比分析,並與印度和日本的兩位具有超強記憶力的人進行了充分討論。為保證研究的準確性,科研人員還採用了科學研究方法,收集到研究對象記憶過程中的信息和細節。
實驗研究表明,人類具有超常的記憶能力主要依靠有結構的記憶系統,以背誦圓周率為例,無論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印度人,都有把所要識記的材料(如數字)轉化為特定有意義事物的記憶編碼系統。
例如“23”代表“喬丹”,“14”代表玫瑰花,於是“2314”就是“喬丹拿著玫瑰花”。因此,這些需要記憶的材料,就被轉化成一個又一個故事,以動態圖像、類似放電影方式在腦中出現,既直觀又包含豐富的信息。同時,他們在編碼過程中,有時還需與特定的位置對應起來,以加深對所學習內容的記憶,如把被記憶物與方位、家人、身體部位聯繫起來等。
他介紹說,這項打破世界吉尼斯紀錄的年輕人,小時候也沒有超常記憶的表現,高中以前學習成績在班裡倒數。高三那年,他突然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並強化自己的記憶能力,成績才突飛猛進。在本科學習階段後期,他下決心背誦圓周率,每天堅持長達5個小時來面對那些枯燥數字。在背誦的過程中,他曾甚至一度出現失眠、焦慮,但最終都克服過來了,這樣堅持了整整一年,最終以驚人的成績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中國評論新聞中評社北京2011/12/21日電)
ESI 廣翰思惟-超強快速記憶,請見
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detail/node/1304002487000/id/244/
快速記憶,快速記憶訓練,快速記憶學習法,快速記憶課程,快速記憶英文,快速記憶廣翰恩惟,快速記憶電子字典,快速記憶化學元素週期表,快速記憶自學講義,快速記憶法自學光碟,快速記憶廣翰思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