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失去理智時,將失去的腦力

 

失去理智的經過,可看到心智如何隨著腦中啟動的神經波浪上下起伏。九個前額葉皮質功能功能是:身體的調節、同頻率的溝通、情緒的平衡、反應的彈性、恐懼的調整、同理心、洞見、道德意識以及直覺。這九種功能構成情緒健康的元素清單,也列出「失去理智」時所失去的東西。

 

一、身體的調節:中央前額葉區域會協調神經系統中,負責控制心跳、呼吸跟消化等身體功能的部分。這個「自動化」神經系統有兩個分支:經常被比喻為汽車油門的交感神經系統,跟像是煞車的副交感神經系統。如果缺少這樣的協調,我們可能會一邊疾馳前進,一邊又試圖減速,以致超出負荷。

 

二、同頻率的溝通:當我們與別人同頻率時,就是容許自己改變內在的狀態,來與別人的內在世界共鳴。這種共鳴就是在親近的關係中所產生的「感覺被感覺」的核心。而我們終其一生都需要別人與自己同頻率,才會覺得與人親近、緊密連結。

 

三、情緒上的平衡:缺少了情緒平衡,我們不是會過度激動,邁向混亂,就是過於消沉,陷入僵化或憂鬱的狀態。這兩種極端都會耗盡我們的力氣。在面對生命的各種挑戰時,將我們帶回平衡狀態。這就是大腦得以保持鎮定的原因,讓我們在面對暴風雨時,仍從內到外地保持冷靜,集中心神。

 

四、反應的彈性:中央前額葉區域有能力在接收到資訊與開始動作之間,留一點緩衝時間。這種在回應前暫停片刻的能力是情緒與社會智商中很重要的部份。它讓我們可以充分察覺當下發生的事,並有時間克制自己的衝動,來考慮各種反應選擇。

 

五、恐懼的調節:我們可能會在經歷一件令人驚恐的事件之後,再次面臨類似的情況,就預先感到恐懼。但是中央前額葉區域可以直接連結到下方的邊緣區域,讓我們可以抑制和調節產生恐懼的杏仁核。

 

六、同理心:同理心是一種描繪他人心理地圖的能力。這此「你地圖」讓我們可以意識到他人的內在心理立場,而不只是與他人的內心狀態同頻率。同頻率讓我們由這種共鳴與「感覺在別人內心」,前進到更複雜的感知能力,從而能以別人的觀點「觀看」。我們可以由此意識到別人的意圖,而想像一件事在他心裡的意義為何。

 

七、洞見:洞見讓我們可以描繪出「我地圖」,而能感知自己的內心。這會創造出「心理的時間旅行」,讓我們把過去連結到現在,再連結到預期的未來。中央前額葉區域在心理時間旅行中扮演關鍵的角色,讓我們感受自己是主觀的重心,是自己逐漸開展中的人生故事的作者。

 

八、道德意識:指的是我們能為社會公益思考或行動,當我們想像為較大社群的公益而從事某些行動時,中央前額葉區域會變得極度活躍。當中央前額葉區域受損時,人就可能變得無道德感。

 

、直覺:我們可以將直覺視為中央前額葉皮質獲取身體智慧的方式。腦部的前額葉皮質會接受來自體內各處的資訊,並利用這些輸入資訊,給予我們一種「心底的感受」或是「內在的直覺」,讓我們知道什麼是正確的選擇。

(以上摘自《第七感》一書)

ESI 廣翰思惟國際教育機構,請見http://www.thinksmart.com.tw/index.php/zh_TW/frontend/courses/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第七感 ESI廣翰思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智圖法國際講師 的頭像
    心智圖法國際講師

    mind map|mind mapping|心智圖|心智圖法國際講師

    心智圖法國際講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