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 學 邏 輯 智 慧
(本文已於2007年12月廣州「孩子寶貝」雜誌刊登 作者:胡雅茹)
一 什麼是數學邏輯智慧
數學邏輯智慧為有效運用數字和推理的能力,從事與數字有關工作的人特別需要這種有效運用數字和推理的智慧。數學邏輯智慧也包括能計算、分類、分等、概括、推論和假設驗證的能力,可以說是用來分析問題和考慮解決問題的能力。像是我們學習時以推理進行思考,提出問題,做實驗找答案,尋找事物的規律及邏輯順序,對科學的新發展有興趣。
數學家、稅務、會計、統計學家、科學家、電腦軟體研發人員等,都是特別需要數學邏輯智慧的幾種職業。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大概算是福爾摩斯偵探了;福爾摩斯偵探的故事風靡了全世界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擁有很強的洞察力與推理分析能力,能從看來沒有關係的各種現象中找到線索,運用推理、聯想,找到了兇手,獲得成功。
在數學邏輯智慧可再細分三個次智慧:包括數學智慧、科學智慧及邏輯思考智慧;
1.數學智慧即是與數字的計算與處理的能力。
2.科學智慧是經學習而獲得的科學概念,像是熱帳冷縮、地心引力等科學知識。
3.邏輯思考智慧即是探究事物的本質或因果關係的能力,例如假設、控制變因、觀察、操縱變因、紀錄數據、統合及分析實驗後所得出的數據、分析、作結論、建議改善的方法。
三 數學邏輯智慧好的人在哪些方面會有優勢。
數學邏輯好的人喜歡透過概念化、計算、排序、歸納原理原則、演繹推論、批判能力、數學推理、分類、公式運用、邏輯、抽象符號、設計問題、以及型態辨識等方式,來尋找和發現型態及解決問題。
也喜歡概念化和抽象化思考;喜歡找尋事物的規律和邏輯順序;熱愛挑戰解決複雜的問題;喜歡可以測量、歸類、分析的事物。
在生活中可能喜歡保持收支平衡;買東西時能很快的判斷哪一種方式合算;喜歡依據事實判斷做決策而不是感情用事的人。
喜歡解決難題;喜歡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喜愛以邏輯的方式做實驗,通過各種實驗來尋求答案,看看自己的想法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小時候可能洗澡時會在浴缸裡面用蓮蓬頭模擬海上狂風暴雨的樣子。
喜歡數學或自然科學類的課程,會認真有條理地做筆記。
喜歡找出規律及邏輯順序,喜歡分類或分級。像是將家裡的鞋子或是圖書做分類等。
喜愛數學遊戲或對電腦感興趣,對於科學的新發展很感興趣。例如看新聞只要有機器人或是基因複製等科學技術的報導,都能特別吸引你的目光。
會從別人的談話中找出不合邏輯之處。自己說話的時候也會注意用詞嚴謹和準確,展現敏銳的觀察力和理解力。
相信事物都有合理的解釋,對可以被測量歸類分析的事物比較容易相信。雜亂無章的內容或方式會讓你覺得無趣而不想去學習;喜歡抽象思考、推理遊戲、邏輯推理或智力挑戰的難題,像是象棋、數獨、數學遊戲等。
喜歡”組織”什麼事情;在”組織”的過程中需要周密的思考,考量各種情況,及相應對的措施。
對於數字很敏感,也講求數字的精確,不會在計算等方面粗心大意。對數字的記憶能力很好。會心算,而且心算能力很好。
喜歡參觀博物館、天文館、動物園、植物園、科學博物館等科學方面的社教機構。
四 發現寶寶的數學邏輯智慧
數學邏輯較好的孩子,比起同齡兒童更具有下列能力:
- 對因果關係有概念性。條理性好。思考方式比同齡兒童更抽象化、概念化。
- 聽的懂別人說話的重點
- 做事情較細心、不會丟三落四
- 喜歡推理的故事或是遊戲或做問題解答。
- 喜歡玩棋。
- 喜歡數學或自然科學方面的課程。
- 喜歡自己安排生活中的事情。
- 喜歡將事物分類或分等、排列整齊。
- 喜歡數學。心算快。
- 喜歡問問題,尤其是新鮮的事物,好奇心強。
- 對自己的東西有自己的一套整理與找尋東西的方式。
- 對電腦的使用很好奇。
- 善於解答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 對於測量、歸類、分析都很感興趣。
- 喜歡動手做實驗。
五、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邏輯智慧?
1. 陪孩子一同閱讀或是觀看推理故事。
2. 跟孩子玩撲克牌、骰子、賓果遊戲等數字遊戲。例如21點的遊戲可以培養孩子加法與補數的觀念。
3. 教孩子玩策略性的遊戲:像是中國象棋或是國際象棋都是需要佈局與推理對手的策略。
4. 購物時讓孩子幫忙計算花了多少錢。也可以給大一點的孩子一筆金額,讓孩子決定想要買的東西與數量。或是讓孩子自己掌握自己的零用錢,並記帳。順便培養孩子的財商。
5. 固定帶孩子參加科學館或博物館活動。
6. 多要求孩子數數、教孩子多背誦帶有數字的童謠或兒歌。例如一隻青蛙一張嘴,兩個眼睛四條腿….。
7. 在家中玩學數數、看時鐘、看溫度計、看體重計等數學遊戲。像是遊戲時間為長針由2到7之間,讓孩子養成時間的觀念。或是要求孩子背電話號碼。
8. 多做物品的比較:哪一個大?哪一個多?哪一個紅?水果哪一個成熟?
9. 陪孩子一起看新聞,並且跟孩子討論事情的演變,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與找出合理邏輯的能力。
10. 多讓孩子將所見的東西,做分類並數出數量。例如讓孩子幫忙收拾衣服,並要求孩子將衣服做分類。要求孩子整理鞋櫃,培養量詞與分類的觀念。或是要求孩子每天數家中的水果數目,讓孩子觀察數量的變化。走路時要求數出步伐數。
11. 讓孩子平均分配食物。同時也可以培養其人際關係智慧。
12. 讓孩子多閱讀數學家與科學家的故事培養孩子對數學、科學的好奇心與追根究底的精神。同時數學中有許多的符號與公式都是屬於抽象的概念,因此要多多培養孩子的語言與閱讀能力,才能提高孩子對數學語言的理解能力。
13. 學習心算與珠算,能增加孩子對於數字計算的敏銳度。
14. 讓孩子多閱讀一些思維訓練的書籍或參加這類的課程訓練。
15. 多問問題或反問孩子所提的問題:生活中不要直接告訴孩子解決的方法,多問孩子「你想下一步會怎樣?」「你會怎麼解決這個難題?」讓孩子有機會自己思考解決方法。
16. 5、6歲以上的孩子可嘗試有關數學的電腦遊戲。
17. 多帶孩子前往大自然中做關於數字的觀察:例如百合花有3瓣,毛莨有5瓣,許多飛燕草屬植物都是8瓣,萬壽菊有13瓣,紫菀有21瓣,而大多數雛菊都是34瓣、55瓣或89瓣。
18. 要求孩子用幾何積木將眼睛所見到的物品組合出來,培養其幾何能力與分析能力。
19. 可以結合之前所說的視覺空間智慧的訓練方法,因為孩子的邏輯理解首先來自對於週遭生活的觀察經驗。
六、數學邏輯智慧的誤區?
1. 小學數學不好,以後物理、化學、數學也會不好:實際上小學數學多著重在計算的能力,乘除法計算只要將九九乘法表背熟,計算並不易出錯。而加減法牽涉到進位、退位的觀念與視覺處理,對有些孩子而言比較容易出錯。物理、化學、初中程度以後的數學,運用的是孩子的理解、推理、歸納、觀察、數學計算等綜合能力。
2.數學訓練越多,孩子能力越好:當孩子理解其邏輯關係後,多做類似的數學題目只是讓孩子更熟練解題速度,並不會增加其理解能力。孩子越小,訓練時間應該越短,才不至於讓孩子產生反感,一般5歲以下的孩童每次時間在10分鐘以內。
3.孩子想不出來時應該告訴他答案:家長應該將重點放在孩子的思考過程而不是結果上。當孩子想不出來時不一定要告訴他答案,讓孩子多想幾天也沒有關係,鼓勵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否則孩子只是得到一項知識,而不是得到一項技能或是智慧。
參考書目
1.張湘君、葛琦霞 編著,(2001),「多元智能輕鬆教─九年一貫課程統整大放送」
2.多元智能在早期療育的運用 作者:張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