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考生的時間管理(最佳分配)
最近很多家長來問我,孩子要考試了,應該怎麼分配時間最好?
國三最怕的就是心慌意亂,心慌是因為擔心自己準備的不足;意亂是因為擔心自己要讀的書很多,不知從哪裡下手起。
其實考試最怕的就是失常,只要你不失常,一但跑在你前面的人失常了,你就有贏過他了。
所以面對大考,保持平時的實力穩定是最重要的。
只要是國三或高三學生,都應該要先求自己的成績穩定,也就是專長的科目保持領先,不擅長的科目想辦法維持中等程度。
只要你不心慌,這樣至少你就贏過1/2的考生。
上學期把每周學習的時間分割成兩大塊,一塊是60%用於專長的科目。一塊是40%用於不專長的科目。
到了下學期就分成一塊70%用於專長的科目,一塊30%用於不專長的科目。
因為考試是依照總分來決定的,保持專長的科目領先相對是比較簡單的,要讓不專長的科目提升到贏過很多人,是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才能達到,所以越接近考試,越應該把重點放在專長的科目上保持穩定,不要失常。
再來是克服意亂。
意亂通常是覺得以前的東西要複習,新的東西要學習,所以不知所措。
其實很簡單就能克服這個問題,上學期保持每周時間用在複習上20%,學習新內容上80%。
下學期在學校的考試前一週保持複習20%,學習新內容80%,否則平時維持複習80%,學習新內容20%。
總和以上內容,也就是說你把時間會切割成四等份:
複習擅長科目
複習不擅長科目
學習擅長科目
學習不擅長科目
這些學習與複習的方法與重點,是我過去自己的經驗,還有建中與北一女同學的經驗所歸納出來的結果。提供給家長考生參考。(本文作者:台灣學習力訓練師Monica胡雅茹,本文受國際法保護)
全站熱搜